近年来,遵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坚持强化创新驱动,不断提高烟叶生产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绿色化和数智化水平,形成连片集约优势产能格局,轻简作业高效生产格局,生产与服务主体共同发展格局,实现更加现代、更有效率的发展。
“智慧喷淋”上岗,让烟苗喝足“营养液”
近年来,遵义习水县局(分公司)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三个转型”发展要求和“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特”发展目标,引进变频遥控喷淋设备28套。设备集手动和遥控操作一体,具有定时和调速运行、喷肥喷水三档喷头切换等功能,是确保旱床托盘育苗成功的重要辅助设备。
“同样的价格,我肯定选托盘的苗喽。特别是近两年吼滩育苗工场育出来的托盘苗,不仅烟苗整齐茎秆粗壮,而且整个根须须是看得见的发达,根本就不像以前还是漂浮育苗的时候一扯就散了。今年我栽了50亩烤烟,移栽的时候除了有少部分虫吃的外基本就没怎么补过苗,单是这一个环节就比往年节约工人工资快600元。”习水县良村镇烟农赵小强高兴地说。
“智能App”上岗,让烟区服务“一键通”
早在2022年,遵义市局(公司)就着手开展“黔彩宝”App试运行,平台共收集到需求43项,覆盖诚信互助小组、阳光公示、支付结算、统计分析、投诉举报等功能模块。同时还支持通过黔彩云平台发布图文资讯,可线上开展生产物资投入补贴政策公示公开和烟农重点环节重点技术指导提醒。是遵义市局(公司)“四大体系、十项重点工作”全面贯标、高效指标的重要载体。
“我使用的‘黔彩宝’App感觉有三大好处,一是里面有金融贷款功能,有建行、邮储2家银行的普惠金融贷款产品可选择;二是手机上就能查看到今年的各项物资投入补贴政策,肥料、地膜收好多钱一斤,专业化服务多少钱一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三是专业化育苗、机耕、烘烤、分级方面,可以直接在手机下单,合作社接单即能享受专业化服务,避免了像以前一样又申请又填表的麻烦,方便多了。”播州区鸭溪镇烟农王伦满意地说。
“空中管家”上岗,让烟株拥有“新保姆”
在余庆县敖溪镇指挥村的烟田里,一架植保无人机正依照预设航线,低空平稳飞行,所经之处,雾状药剂均匀地洒落在嫩绿的烟苗之上。这架无人机,正是余庆县敖溪镇“80后”职业烟农、家庭农场主邓明宏的得力“新农具”。
“过去,100亩烟田需要雇佣8个工人,耗费整整三天时间才能完成相关作业,不仅效率极为低下,还面临着人力成本高、作业难度大等诸多问题,而如今,一台植保无人机仅需3小时就能完成植保作业,效率提升了48倍,有效克服了山地烟田作业困难的局面,我自己操作植保无人机,一天就可以作业200多亩,不仅省时省力,还能实现精准施肥用药,有效预防了病虫害的发生。”邓明宏站在田埂上充满希望地说。
“天敌繁育”上岗,让烟田构建“护卫队”
遵义市局(公司)始终把环境治理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位于凤冈县的天敌昆虫繁育中心,突破了蠋蝽规模化繁育技术,集成了蠋蝽防治烟青虫/斜纹夜蛾、食蚜瘿蚊防治烟蚜等主要生物防治体系。35天蠋蝽卵即可长为成虫,在田间捕食害虫。食蚜瘿蚊可捕食60余种蚜虫。蠋蝽在行业已累计推广400万亩,食蚜瘿蚊累计推广74万亩左右。蠋蝽、食蚜瘿蚊等“烟田护卫队”正从遵义飞遍贵州大地、飞向全国各地。
“每年都能看见烟草公司的人员到我家的土里放虫子,之前我还觉得是‘搞起好耍嘞’,放这些盒子里的小虫子能管什么用。但是最近两年,我能明显感觉到烟地的烟青虫和斜纹夜蛾比以前少见多了,每亩地成本大大降低了。”凤冈县进化镇烟农黄开宇说。
“电能烤房”上岗,让烤烟用上“新能源”
汇川区团泽镇现代化烟叶烘烤工场位于遵义市北部,距离主城区23公里。整个工场坐落于汇川区团泽镇洪江村,原为3405厂区子弟学校,占地面积26.58亩。2023年团泽镇恢复烤烟种植以来,由汇川区政府投入乡村振兴基金280万元、烟草行业投入350万元,合计630万元用于团泽烟叶烘烤工厂50座电能烤房和20座生物质能烤房及其附属设施建设。整个工场建设落成后可覆盖烟叶种植区域2000亩,实现烤烟年产值900万元以上。目前该工场已成为集调制培训、烟叶烘烤、分级收购三维于一体的现代化烟叶烘烤工场。
“团泽镇烟叶烘烤工场这片区域,原是3405厂老三线建设的子弟学校,自2007年就闲置。现在不仅盘活了闲置资产,解决了烤房设施配套问题,而且开展烟农烘烤技术培训、农户的水稻油菜种植培训就有场地了。特别是去年秋冬烤房闲置期间,为解决团泽镇农户雨季稻谷晾晒难题,我们还就地取材,使用‘烟夹横铺+麻片垫衬’进行电能烤房加热室临时改造,免费提供给周边农户及种粮大户烘干稻谷,保障了粮食安全生产。”汇川区团泽镇洪江村委副书记陈上兰自豪地说。